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打造和谐宜居、文明智慧的新型城市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强调要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

城市具有高强度社会、经济集聚效应,人口密集,资源消耗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城镇建设须全盘考虑,既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也要做好城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各地理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采用高标准规划设计理念,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随意侵占和破坏。如果不保护好生态环境,城市就会失去生机活力,甚至会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陷入生态危机,威胁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城市的未来发展。过去,有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因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导致城市的自然蓄水、调节能力下降,降低了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这警醒我们必须保护好城市生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也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城市文化涵盖的领域很丰富,既包括人文、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等精神方面,也包括建筑、文化设施、历史古迹、文化遗产等物质方面。例如北京的京剧、四合院、胡同、城墙等,均属于“老北京”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化符号特征鲜明,荟聚成北京城市文化底色,令市民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也增强了北京文化的魅力。

一个宜居的城市,必须在城乡规划方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努力使城市拥有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近年来,杭州、成都、西安、重庆等城市,就是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凭借美丽的生态环境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追捧,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城市,获得了口碑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截至2021年底,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以及城市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开,城镇化率还将继续提升。在“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各地有必要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周密而科学的城市规划,打造和谐宜居、文明智慧的新型城市。

(摘编自《光明日报》,原题为《让城市生态与文脉传承并向而行》)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2日 05 版)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深圳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近日,福建省市县(区)供销社主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深化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培训班在惠安县圆满落下帷幕。结业仪式上,福建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林国闪出席培训班并讲话。他指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四个深刻把握”、“六个深刻[全文]
    2024-11-16 02:00
  • 为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确保各卫生室能够依法持证开展医疗活动,景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提前谋划,推出了“三统一”高效服务模式,成功为全县533家村卫生室办理了新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速度之快,赢得了广泛赞誉。统一收集资料,简化办事流程。[全文]
    2024-10-23 02:00
  • “警察同志,我女儿失联了,半夜没回家,电话也打不通,求你们帮帮我!”9月20日凌晨00:34分许,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李先生报警求助。伊金霍洛旗公安局迅速根据警情展开研判,针对性采取措施,经视频巡查、沿线巡逻、联系劝导三管齐下,从接警到找[全文]
    2024-10-01 02:00
  • 为全面掌握线路设备运行状况和健康水平,保障广大群众中秋、国庆节假日期间可靠用电。9月12日晚,国网东山县供电开发区供电所组织供电人员开展“双节保供电”线路设备测温特巡。当晚,供电人员针对供区10千伏线路、台区、变电站出线等设备开展测温特巡,[全文]
    2024-09-14 02:00
  • 9月6日,在平潭澳前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教室内,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平潭红色榕光)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光明号角”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正在为同学们讲授“开学第一课”——安全用电课,旨在将安全用电的“种子”深耕在每位同学的心中,成为最佳的安[全文]
    2024-09-11 02:00
  •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无棣县税务局实施“信用培优”工程,优化纳税信用服务管理举措,尽最大努力支持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以务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信用培优“增信减负” “非常感谢无棣县税务局及时送达政策,指导我们修复纳税信用,以后我们一定按规[全文]
    2024-08-21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深圳资讯网 sz.hyx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